2019“筑动力”|待你破茧而出,成为更好的自己
2020.04.09
新生篇 | 道路艰险阻,人生且漫长
“要成为更好的自己”,大家常常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,但怎样才算是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呢?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决定,处于什么身份就做什么样的事,永远热血,永远青春,慢慢沉淀,再快快迸发,这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。而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,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,认清自己的身份,“处于什么身份就做什么样的事”,这也是集团组织这次入职培训的一大目的,身份的转变需要适应,需要感悟。
新生入营,躁起来!随着响亮的口号声,名筑建工集团迎来了又一批的新生主力军。为了培养“筑动力”们的团队协作能力,以及能够更好地融入名筑建工这个大家庭,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,于7.1日-7.6日在阳光学院进行了为期6天的入职培训,并在这6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华丽蜕变。
2019“筑动力”加入名筑建工
手掌贴紧裤缝,身体前倾,让我看看谁还在动!”
年轻一定要做的事——在炎炎烈日下,站军姿。
立正站直,目光上仰,重心前移,双手紧贴裤缝。军姿的动作其实并不复杂,但在炎炎烈日下坚持不动那么一段时间,也是实属不易。这55分钟的军姿,大概会让许多人永生难忘。
军人的英姿飒爽,源于军队铁的纪律、钢的约束,这也是军姿训练这个项目的意义,用铁的纪律来进行钢的约束,用坚持和毅力,来完成自己态度的升华和转变。
长达55分钟的军姿训练
挑战篇 | 人生难得几回搏,此时不搏待何时
初生牛犊不怕虎,是我们年轻的自我认知;可真正的长大,是从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。站起来是“责任”,蹲下去是“担当”,团队的责任就要团队一起承担。
“责任”与“担当”
高晓松问过李宗盛一个问题,他说:“大哥,人生究竟该怎样选择?”
李宗盛回答道:“生活呢,就这么两个事儿,一件事叫做熬,一件事叫做拼,可是呢,熬来熬去你会发现最终还是要拼,那还不如早一点拼了。”
在煎熬中去拼尽全力,“... ...2017!2018!2019!”这就是我们的态度,坚持到最后,没有敷衍,没有放弃。
“2019”摇绳挑战
“人椅”挑战
无数的锻炼和磨合,终于迎来了本次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最后一个项目,制作一个“M2019”字样的过山车轨道,65名筑动力学员以队伍为单位,分成设计部、技术部、施工部以及质检部,详细的分工,详细的计划以及“筑动力”们满满的热情与信心,诺大的操场俨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项目现场。在辅导员的细心指导和讲解下,大家各司其职,施工有条不紊地开始了。
项目进行中
随着夜幕的降临,项目也接近了尾声,无论结果如何,对于2019届“筑动力”学员来说都是收获良多且受益匪浅。
项目成果展示
拼尽全力,无论成功还是失败,你才不会在一切尘埃落定后,去埋怨那个曾经“本可以”的自己。
梦想篇 | 待你破茧而出,化蛹成蝶
7月5日,名筑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郑龙佺先生、财务总监孙志伦先生、成本总监李彰在先生、总工程师徐国清先生、安全总监董元柱先生、项目经理张龙璇先生在汇报厅对我们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新生培训。
“一年入行,三年成行,五年成王。”这是领导对我们的期待,“沉下去,坚持住,浮上来”,这是名筑建工对我们的要求。
集团新生培训
7月6日上午,由往届的“筑动力”李俊、余根艳、王彪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交流以及经验分享,在分享过程中,师兄一直跟我们强调“自律”和“态度”两个词,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”,在工作中要摆正态度,虚心请教,在工作之余也不要停止学习。
往届“筑动力”李俊、余根艳、王彪
由学生向职场新人的转变,不仅仅只是称号、头衔的改变,更是肩上所承担的责任的改变,在学生时期,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是学习和探索;但成为一个职业人后,我们要做的就是服从管理,服从上级的管理,服从领导的管理,我们必须明白:在一个团队中,永远只能有一种声音。除了服从管理外,身为一个“建筑人”,我们身上还承担着无数业主的生命安全,必须时时刻刻秉承着名筑建工的经营理念:“服务业主,恪守合约,和谐双赢,品质制胜。”
培训虽然已经结束,但对于“筑动力”们来说,职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“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”,在职场中就像是在黑夜中探索,需要坚定自己的决心,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地做到“沉下去,坚持住,浮上来。”
通往梦想的路一定很长,可能拼命前行也无法到达,但总能离梦想更近一步。有时候努力看似没有多大效果,但它确实如水滴石穿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。越挫越勇,永不言弃。总有一天,你会发现,你真的成为了那个你最想成为的人,你也终于找到了那个“更好的自己”。
2019筑动力,待你破茧而出,便有阳光,也有梦想。